澳科大社文所舉辦「濠江新語博士論壇2025」
在澳門科技大學建校25周年之際,為進一步發掘鄭觀應思想和實踐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,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,鍛煉和培養博士研究生,推動澳科大歷史學學科建設與發展, 2025年3月26日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舉辦「濠江新語博士論壇2025」。
論壇大合照
澳科大社文所所長、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廣志教授,澳科大研究生院馮鈞國行政主任,澳科大社文所湯開建講座教授、張富強特聘教授,暨南大學《暨南史學》主編馬建春教授,華南師範大學期刊管理中心主任、《華南師範大學學報》王建平總編輯,廈門大學《中國社會經濟史》林楓副主編,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《世界宗教研究》期刊副編審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袁朝暉副教授,澳科大社文所高俊訪問教授、陳平助理教授、夏歡助理教授、何寧宇助理所長以及社文所博士生等近60人出席。本屆論壇以「鄭觀應思想與實踐」為主題,發表學術論文34篇。
馮鈞國主任致辭
馮鈞國主任致辭指出,今年是澳科大建校25周年,大學在教學質量、人才培養、科研成果及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展迅速,為澳門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、參與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做出了積極貢獻。社文所高度重視國際關係和歷史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,始終將教學質量提升作為核心要務,致力培養優秀人才。林廣志教授銳意創新,以「澳門之子」鄭觀應為抓手,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博士生培養模式。研究生院大力支持社文所系列教學探索與學術活動,深入開展研究生教育改革,努力提高教學管理水平。
林廣志所長小結
林廣志所長小結時首先向參與報告的全體青年學者表達祝賀,肯定他們在史料挖掘、論文寫作、展示陳述等方面的巨大進步,勉勵青年學者從歷史現場出發,錘煉本領,培養嚴謹的思維邏輯、扎實的寫作能力和出色的表達能力,努力成為會寫作、會演講、會展示的複合型人才。指出本屆論壇邀請多位著名學者和資深編輯擔任點評導師,為青年學者成長搭建了優質的學術平台。強調參與本次論壇是青年學者學術成長之路的珍貴經歷,希望大家珍惜機會,努力成長,爭做一名合格學者。
博士生做報告
本次論壇共有34位博士研究生做報告,集中展示了社文所的最新研究成果。點評導師充分肯定了博士生們的論文,對學生們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篇符合學術規範的文章表示讚賞,並針對每篇論文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和建議。為激勵博士生持續成長,激發同學們的研究熱情,經會務組學術委員會嚴格篩選,本次論壇評選出一、二、三等獎共25名,獲獎論文包括《〈盛世危言〉的西學話語與傳播路徑》《無章的反叛:〈中外衛生要旨〉成書及觀念表達的知識史考》《大「公」有「私」:鄭觀應日記的書寫與傳閱》《唐廷樞與丁日昌關係考述》《澳門近代工業的形成與發展——以19世紀澳門及其繅絲業與匹綢業為例》等。同時,評選出4名「最佳陳述獎」。
獲獎博士生與點評導師合影
自2020年以來,林廣志教授將「鄭觀應研究」納入社文所博士生培養體系,開展「中國情 強國夢——鄭觀應與中國現代化:研究生教學創新與實踐課題」研究,探索建立以「鄭觀應思想和實踐」為核心、「學與練相結合」的「課程教學—寫作訓練—學術發表」的博士生培養模式。2022年成立鄭觀應研究中心,同年舉辦「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學術研討會」。2022年起,每年組織社文所博士生參加「香山文化論壇」,報告鄭觀應研究論文。2023年與中山市三鄉鎮共建「博士生社會實踐基地」。2024年編輯創辦學術界第一本研究鄭觀應的學術刊物《鄭觀應研究》,主辦「鄭觀應青年學者研習營」,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、華中師範大學、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博士生參加。未來將繼續優化該模式,創新中國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,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培育人才貢獻力量。
導師現場點評
「濠江新語博士論壇」是社文所主辦的學術品牌活動,自2018年以來已舉辦4屆,今年是第5屆。論壇以社文所在讀博士生自主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為主,由導師現場點評指導,旨在為博士生提供一個高起點、多領域、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台,拓寬博士生的學術視野,激發創新思維,訓練學術寫作,促進優秀研究成果的發表與交流,提升博士生培養水平。
論壇海報